請您勾選您的需求


土壤條件是大蔥種植的基礎,先有好土,蔥株才能扎好根,才能談蔥田產量和品質,土壤肥力下降會為后期種蔥管理增加不少麻煩,而且對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很多負面影響,或許蔥友不經意間的管理操作,都有可能對土壤肥力有不良影響。種植大蔥想要養好根系,首先要學會養土,好土才能扎好根。
蔥滿滿經常對蔥友說的是,在肥水管理的時候,要結合土壤地力來規劃肥水方案,那么為啥有的地塊肥力會持續下降呢?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:
①過度耕作
這樣會破壞土壤結構,導致土壤變得致密,影響土壤中的水分和氣體滲透、循環;
②過量使用化學肥料
過度用肥會導致土壤含鹽量增加,影響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機質積累,導致土壤肥力降低;
③過度使用化學農藥
會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,破壞土壤微生態平衡;
④過度使用除草劑
會影響土壤有機質積累,破壞團粒結構的形成,使土壤肥力下降。
眾所周知根系對大蔥的重要性,蔥株長勢不正常的時候,蔥滿滿總會讓蔥友先把根系挖出來看看有沒有問題,因為根系受損會影響整個蔥株的生長。想要養好根,一定要先把土壤環境調理好,可以采用的措施有:
合理輪作:盡量不要選擇重茬地塊,避免大蔥與姜蒜韭菜類作物連作,輪作可以讓土壤養分得到更好的恢復和利用,提高土壤的肥力;
合理施用有機肥:增施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結構,提供養分,增加土壤肥力;
補充有益菌:例如在生根養根的“黃金搭檔”礦源黃腐酸鉀和枯草芽孢桿菌,后者就屬于有益菌,它可以與有害病菌形成競爭作用,溶菌作用,產生抗菌物質,生物奪氧,直接和間接減少土壤中有害病原菌,誘導植物產生抗性,促進植物生長;
深耕與翻耕:適當的深耕和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性,促進根系生長,并有助于養分的分布和利用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過度翻耕可能會進一步破壞土壤結構,因此應謹慎操作。
土壤是農業的命根子,保護好我們的土地,回歸傳統農業有機模式結合現代農業機械化,合理的耕作管理和科學的肥料利用,共同呼吁蔥友保護土壤資源,提高大蔥產量和質量,實現大蔥種植可持續發展。